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殷亚迪
出 处:《清华社会学评论》2021年第2期68-95,共28页Tsinghua Sociological Review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号:19SHC13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在梳理民国时期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某些哲学、社会学、唯物史观的讨论的基础上,重点发掘了东西文化论战后被埋没的一位思想家杜亚泉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反思。本文认为,他的反思结合了世界历史视野、对现代性特征和中国社会独特性的考量,达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从此出发,他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思索出了一条社会治理而非社会革命的转型道路。但由于他身处独特的、不稳定的职业场域,而非渐占势力的学术场域和政治场域,因此他的思想最终在东西文化论战后被埋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