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晓[1,2] 武春媛 杨桂生[1] 李怡 谭华东[1] 吴东明[1] 李勤奋 Deng Xiao
机构地区:[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1 [2]国家农业环境儋州观测实验站,海南儋州571737 [3]海南省热带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3期225-230,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编号:320RC69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1630042017005、1630042017006);农业农村部农业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专项(编号:NFZX-2021)。
摘 要:选用蚯蚓粪为改良材料,以海南滨海盐渍土为改良对象,根据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设置0∶20、1∶20、2∶20、3∶20、4∶20等5个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种植蕹菜,研究蚯蚓粪不同施用量对蕹菜生长和滨海盐渍土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4∶20时显著促进了蕹菜的生长(P<0.05),平均每株蕹菜的叶片数、单株质量和地下部根质量分别增加26.8%~31.0%、42.5%~87.5%和37.5%~106.3%。(2)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4∶20明显改善了滨海盐渍土的pH值,土壤由酸性变为中性;并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率分别达12.1%~45.2%、52.6%~87.2%、38.9%~111.1%和95.3%~313.3%。(3)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4∶20时显著增强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2.6%~63.4%和29.4%~92.7%;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为2∶20~4∶20的处理中也得到显著增强,分别提高了9.6%~15.4%和18.2%~38.7%。(4)土壤盐度在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为1∶20~2∶20的处理中显著降低,降低率达14.0%~19.9%;在体积比为3∶20~4∶20的处理中却略有升高,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5)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2∶20的处理种植蕹菜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得到优化,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得到提高。特别是与碳氮循环能力相关的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和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等的丰度明显提高,分别提高3.0%~39.8%和146%~463%。综上,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2∶20时可显著改善滨海盐渍土的pH值、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盐度、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并改善其群落结构,对海南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较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