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2]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出 处:《山东医药》2022年第1期81-85,共5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60416)。
摘 要: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TNM分期仍然是评估结直肠癌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最常用的分期系统。但在相同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经历相同或相似的治疗方案后,临床结局却存在显著差别。这可能与TNM分期忽略了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成分的影响有关。因此,TNM分期在预测结直肠癌预后方面存在局限性。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名为“免疫评分”的肿瘤预后评估新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将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免疫细胞进行定量,以此来预测肿瘤患者生存期,并被证实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优于TNM分期。免疫评分不仅可用于预测非转移性或转移性结直肠癌预后,还可用于预测免疫治疗或辅助化疗效果,指导个体化精准治疗策略。此外,免疫评分还能协助发现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以及挖掘潜在的治疗靶点。不断地探索免疫评分结合其他新技术,能够弥补免疫评分的不足,未来期望能够优化出一个综合考虑肿瘤内环境各项因素的预后评分系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