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卜风贤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出 处:《中国减灾》2022年第4期55-57,共3页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灾害书写及其文献体系研究”[18BZS154]研究成果。
摘 要:灾害治理作为中国古代应对自然灾害的政府行为,包含丰富的风险意识与政治危机意识。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灾害史范畴出发,聚焦“灾害一社会”的互动关系,不难发现,灾害的发生不仅构建了中国历史时期“灾荒社会”的基本样貌,也同样为荒政制度的逐渐成熟提供了契机,实效荒政是民本思想的实践,也是古代治灾行为的重中之重。古代治灾行为的实践与古代灾害的意义建构之间形成了相互回应、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循环作用机理,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大致轮廓,也使得灾害成为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维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