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4期716-72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目的分析内皮聚集受体-1(PEAR1)不同位点基因突变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所有病人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采用血栓弹性成像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并测定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其中IPA<30%的307例病人作为高治疗血小板反应性组(HRP组),另外IPA>70%的305例病人作为低治疗血小板反应性组(LRP组)。同时采用改良多连接酶法测定REAR1的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单因素分析16个SNPs结果显示,5个SNPs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相关,rs11264580次要等位基因C(P=0.041),rs2644592次要等位基因G(P=0.047),rs3737224次要等位基因T(P=0.041)和rs41273215次要等位基因T(P=0.039)均与HPR相关;rs57731889纯合TT基因型与LPR相关(P=0.0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41273215次要等位基因T是HRP独立预测因素(OR=1.557),rs57731889纯合子TT基因型为LPR的独立预测因素(OR=0.428)。结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病人PEAR1基因突变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可能影响病人预后。
关 键 词:冠心病 双向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 血小板反应性 腺苷二磷酸 基因突变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