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阈下戏剧《代价》的多重意义分析  

Plurality of Meaning of the Play The Price:An Interpretation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颖[1] FANG Ying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出  处:《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68-71,共4页Journal of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二十世纪中西方战争年代的戏剧创作研究”(2021SJA1970)。

摘  要:从认知视角分析阿瑟·米勒的著名剧本《代价》,旨在揭示概念隐喻以及隐喻映射对于人物塑造、词义衍生以及语篇连贯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隐喻化概念系统支配着人物的一言一行,认知相关的隐喻概念有助于读者从心理到行为、由概括到具体,演绎式地剖析剧中人物的塑造,更好地体会人物个性特征的真实性、自然性及其命运归属的必然性。隐喻映射拓展了该剧命题《代价》的词义,其不同的衍生意义与剧情铺成环环相扣,逐步显现了戏剧潜在的因果关系,实现了文本隐性的连贯,有效传达其蕴含的社会意义。

关 键 词:概念隐喻 隐喻映射 价格 延伸词义 连贯 

分 类 号:I106.3[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