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颖

作品数:22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戏剧文本世界阿瑟·米勒话语外语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外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中小学外语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大单元理念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22期129-132,共4页鲁玉璇 方颖 
本文基于大单元理念,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三个教学语篇为例,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在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具备顶层设计的视角和上位观念,在知识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这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整体性学习,提升其学科核...
关键词:大单元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基于目标推理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策略被引量:2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3年第19期15-20,共6页李福庆 方颖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要求续写一篇故事性短文,重点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目标(主人公期望的结果或状态)贯串故事的始终,衔接解读与续写过程,统摄叙事结构的所有成分,决定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目标推理的相...
关键词:读后续写 目标推理 认知过程 
译林出版社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思政性及思政教学实施方法研究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2年第23期185-187,共3页殷欣然 陈家瑄 方颖 
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新”教材,“兴”人才——译林出版社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思政性及思政教学实施方法研究(202111117105Y)。
中国的教育者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课程思政”是在中小学课堂上实施“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四册教材为例,通过分类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结合对当今高中英语课堂思...
关键词:译林版高中英语新教材 课程思政 英语教学 
演化指称视阈下意识流戏剧探析——以阿瑟·米勒的《堕落之后》为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06-112,共7页方颖 方文礼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二十世纪中西方战争年代的戏剧创作研究”(2021SJA1970)。
以认知诗学视角分析文学文本,即运用演化指称“角色与值”的假说剖析意识流戏剧《堕落之后》,探索其在叙事铺陈与人物刻画上的特征。研究发现:“角色”转换所生成的“值”能够使戏剧文本共时性呈现历时性发生的事件;“值”的历时共现可...
关键词:意识流戏剧 阿瑟·米勒 《堕落之后》 演化指称 角色与值 
基于双重叙事视角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初探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2022年第8期43-46,共4页方颖 
江苏省创新训练计划“新教材·兴人才——译林出版社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思政性及思政教学实施方法研究”(课题编号:202111117105Y)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而应以语篇为单位进行,即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基于双重叙事视角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可以从“熟悉语篇结构,激活对全能视角的感知”“观察语言形式的不同选择,引出内视角”“分析双视角...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双重叙事视角 宏观叙事 微观要素 逻辑关联 
基于双重叙事视角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初探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年第4期61-64,F0003,共5页方颖 
江苏省创新训练计划“新教材·兴人才--译林出版社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思政性及思政教学实施方法研究”(课题编号:202111117105Y)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而应以语篇为单位进行,即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基于双重叙事视角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可以从“熟悉语篇结构,激活对全能视角的感知”“观察语言形式的不同选择,引出内视角”“分析双视角...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双重叙事视角 宏观叙事 微观要素 逻辑关联 
语料库与二语词汇习得的国内相关研究述评——基于中国知网2000—2020年期刊数据分析
《英语教师》2022年第2期44-46,50,共4页朱锦韵 方颖 
选取2000—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语料库与二语词汇习得的35篇国内期刊文献,从总体态势、研究工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四个层面概述研究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关于语料库与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呈波动态势;此类研究所采用的研究工具以...
关键词:语料库 二语词汇习得 国内研究 综述 
认知视阈下戏剧《代价》的多重意义分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68-71,共4页方颖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二十世纪中西方战争年代的戏剧创作研究”(2021SJA1970)。
从认知视角分析阿瑟·米勒的著名剧本《代价》,旨在揭示概念隐喻以及隐喻映射对于人物塑造、词义衍生以及语篇连贯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隐喻化概念系统支配着人物的一言一行,认知相关的隐喻概念有助于读者从心理到行为、由概括到具体,...
关键词:概念隐喻 隐喻映射 价格 延伸词义 连贯 
从介入系统看英语专业四级口试中交谈话语的空间拓展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515-521,共7页方颖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SJA1827)。
以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为分析框架,分别自建了13组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对话语料库和13组英语本族语者对照组对于同一话题的对话语料库,从介入系统的否定与反驳、对话宣称、对话接纳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考察受试学生的中国学生在对话收...
关键词:评价理论 介入系统 英语专业四级口试 对话收缩 对话扩展 
从趋近化理论视角看戏剧《维希事件》中犹太人遭受的威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106-115,159,共11页方颖 俞东明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阿瑟·米勒戏剧文体研究”(16YYB009)。
趋近化理论通过在空间、时间、价值三条轴线上进行评估,旨在探究外来实体如何通过话语向内部实体逼近并产生威胁。趋近化理论为剖析戏剧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阿瑟·米勒反映种族屠杀的戏剧...
关键词:维希事件 阿瑟·米勒 趋近化理论 时空趋近 价值观威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