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广林[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Studies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摘 要:作为世界上率先告别中世纪而开启近代化的国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构在西方具有典型的标本意义,素来为学界所关注。自19世纪末的“牛津学派”以来,西方不少钟情于宪政主义的史家,惯于采取“结果驱动”、以今度古的学术取向,将英国这一变革的“宪政”根脉追溯到中世纪,强调议会对王权的限制,甚至夸大“议会主权”。这一学理模式的流风余韵至今仍旧萦绕于史坛。诸多史实表明,这一学理模式虽并非不经之谈,却难以证立。作为王权的统治机构,中世纪的英国议会虽然有限制王权的功能,却受到王权的有力操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