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北大史学社会科学化改革渊源与终结新探  

A New Probe into the Origin and End of the Social Scientific Reform of History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the 192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郝维 WANG Haowei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241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9-19,共11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2017-01-07-00-05-E00029)。

摘  要:20世纪20年代由朱希祖领导的北京大学史学系改革,其实质是一场史学社会科学化改革,这场改革既有国内渊源,又有海外渊源。在国内渊源方面,改革一方面是受蔡元培提倡的文理各学科融通思想和选科制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前任北大史学系主任康宝忠的影响。而在海外渊源方面,这场改革则可以追溯到朱希祖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对各种社会科学的广泛涉猎,以及其师章太炎多学科治史理念的影响。此外最为关键的是,以蔡元培为中介,德国学者兰普雷希特的学说成为了朱希祖改革的重要灵感。这场改革的终结原因一直成谜,有证据显示这场改革的终结可能不是基于学生对史学社会科学化改革宗旨的不认同,由傅斯年暗中完全主导的学潮所终结的,而可能是有左翼学生参与推动的,这是因为驱逐朱希祖的学潮其实十分认可史学社会科学化的主张,并且非常庇护李大钊和陈翰笙这样的左翼学者,学生们驱逐朱希祖,很有可能是出于学生对朱希祖各项具体改革政策的误解,还有朱希祖与左翼学者陈翰笙的矛盾。

关 键 词:朱希祖 蔡元培 傅斯年 北大史学系 史学社会科学化 

分 类 号:G529[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