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观《诗经》爱情诗英译本文学性接受效度  

On the Literary Reception Validit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ove Poems in Sh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梅龙 王金安 Mei Long;Wang Jinan

机构地区:[1]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出  处:《英语教师》2022年第1期13-17,26,共6页English Teachers

基  金:江南大学基本科研计划重点项目“语言认知与跨文化研究”(2020JDZD02)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摘  要: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与视界融合理论的同构性,选取《诗经》爱情诗英译作为研究对象,以亚瑟·韦利和汪榕培英译本作为参照向度,整合例证分析与数据统计,对译本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的文学性传递效果和读者接受效度进行分析,探寻保留和复现《诗经》诗学与艺术价值的英译路径,以丰富和发展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学创作视域。研究发现:在语言维度的时态创化填补上,亚瑟·韦利译本耽于过度诠释与强行比附而使接受效度不如汪榕培译本;在文化维度,接受效度因译者对于三类文化意象所采取的不同译介策略而有所变化;在交际维度,汪榕培综合"我者"与"他者"思维传递逻辑关联,相较于亚瑟·韦利过度倾向译语生态的译介策略,读者的文学性接受效度更为理想。

关 键 词:翻译适应选择论 《诗经》 文学性 接受效度 译作视界 读者期待视界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I04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