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漆光紫 陈秉朴[2] 吕维纯 谭琳 韦俊宏 杨玲玲 庞雅琴
机构地区:[1]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2]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3]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事处,广西百色533000 [4]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出 处:《右江医学》2022年第2期157-160,共4页Chinese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JGY2021202,JGY2021207);右江民族医学院《环境污染物与健康》学科学术团队项目(右医院字〔2019〕7号)。
摘 要: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的双重使命,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020年7月29日召开的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强调,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的核心任务,在过“五关”,即认识关、方向关、质量关、机制关、评价关上下功夫。其中过好质量关是研究生教育的安身立命之本、发展兴盛之基,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2]。“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是每一名医学研究生崇尚的应有职业理念[3]。因此,将医学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是要过“质量关”的问题。对于地处民族边远地区的地方性医学院校,由于远离中心城市和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地方和学校发展往往均较滞后,高质量高水平师资匮乏,如何过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关值得关注。因此,本研究对2013年才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的民族边远地区的地方性医学院校进行研究,比较分析该高校中导师团队指导培养模式与导师单一指导培养模式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