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璇[1] ZHU Xuan(Tourism Colleg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出 处:《旅游科学》2022年第1期147-159,共13页Tourism Scien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移动性视角下背包旅行者的时空差异及其作用机制”(42071177)。
摘 要:《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续)》甫一出版,便再次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文章从教育和科研两大主题出发,梳理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对五位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评析,并就对话所指出的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核心之问和求实求真之道做了进一步阐发。五位学者都十分重视旅游高等教育的立足之本,强调完善知识体系、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谢彦君对“以本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做了别开生面的界定,王宁主张构建“制造快乐”的“大旅游”教育体系,马波提出解释旅游教育走向的“五力模型”和知识导向原则,肖洪根指出行业和教育密切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保继刚倡导独立创造型学习的人才培养观。在对待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上,五人都注重科学哲学上的知行合一传统,并对构建旅游知识体系、形成学科共同体、推动理论建设的范式化、提炼有中国特色的普遍性理论等重要话题分别发表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可以说,《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续)》的出版,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旅游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方面的认知,明确学术共同体的努力方向和路径。此外,文章就五位对话者尚未形成共识的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以期引起更多的观点碰撞和讨论。Based on the themes of the path to teaching and research,this article combed the content and viewpoints of the book:Dialogues on Tourism Studies(Continued). It attempted to analyze and comment on the disparities and consensus of five Chinese tourism scholars and clarified the key issues of tourism studies in China,which they pointed out with an aim to further the academia’s understanding of the weakness in the current tourism studies and make it aware of the way of improving and consolidating tourism studies as a discipline in the form of one academic community.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