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福建省厦门市儿童医院病理科,厦门361000 [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病理科,上海201102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年第2期219-22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胃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小儿胃畸胎瘤的临床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小儿胃畸胎瘤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6天~3岁,中位年龄7个月。影像学示为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肿物,并可见钙化高密度影,胃小弯前壁2例、胃大弯后壁3例,血AFP值均有升高。镜下均见3个胚层成分,如分化成熟的鳞状上皮、消化道黏膜上皮、平滑肌、纤维脂肪组织、皮肤附件、软骨、骨组织及较成熟的神经组织,其中3例可见未成熟神经上皮成分。免疫表型:上皮成分CK(+),纤维脂肪平滑肌组织vimentin(+),神经组织(包括未成熟神经管组织)CD56和Syn均(+),S-100部分(+),PHOX2B(-),未成熟神经管区域Ki-67增殖指数为15%。结论胃畸胎瘤组织学形态结构与性腺部位畸胎瘤相似,预后较好,需与混合性生殖细胞进行鉴别诊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