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臻[1]
机构地区:[1]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
出 处:《今古文创》2022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唐代长安城岁时节令活动的时空结构特征研究》(编号:20JK0290)。
摘 要:关于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形成时间是在唐代还是宋代,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众所周知,从特定日期里进行一些人的一种活动演变到官方认定、具有特定风俗活动的节日,其实是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本文立足研究"八月十五"发展成"中秋节"的过程,参看相关岁时文化及法令等资料,证实虽在唐代有赏月活动,但唐代的岁时文献中却鲜有对"八月十五"风俗内容的记录,直到宋代,不仅相关岁时文献有详细的风俗记录,同时在法令上还把八月十五设定为重要的节假日,从而证明八月十五直到宋代才正式成为了全国性的官方节日。在研究岁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的最后将八月十五中秋节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简要系统的梳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