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

作品数:840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增虎萧放沈欣荣姬娟张文安更多>>
相关机构:天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锦华食品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楼梦》中赏月拜月情节书写及民俗价值
《红楼梦学刊》2025年第1期339-346,共8页杨安然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民俗学视域下《红楼梦》满汉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4KYCX102Y)阶段性成果。
赏月拜月,作为中华民族中秋佳节中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蕴。《红楼梦》对钟鸣鼎食的大家族赏月拜月的叙述极为丰富,其中的吟诗作赋、焚香祈福的场景描写,文笔繁复,层次分明,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叙...
关键词:赏月拜月 红楼梦 民俗价值 民俗书写 叙事功能 
家乡的春节
《小学生作文》2025年第1期56-57,共2页胡若彤 龙华华(指导) 
中华上下五千年,端午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赏月,元宵节吃元宵……这些习俗几乎全国统一,但毕竟每个地区的特点不一样,习俗也各有特色,春节亦如此。我的老家在湖南,在这个处处是美景、人人都热情的省份,年俗也透着热情。除夕夜,“百里鱼,团...
关键词:传统习俗 元宵节 上下五千年 中秋赏月 贴春联 吃粽子 划龙舟 除夕 
远离的月球,刹车的地球——潮汐锁定
《物理》2024年第11期785-787,共3页吴从军 
在古往今来的中秋赏月诗词中,最独特的莫过于辛弃疾的这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关键词:辛弃疾 中秋赏月 木兰花慢 诗词 
“看透了!”中国科学家首拍月球完整X光片
《科学大观园》2024年第19期70-71,共2页陈勇 
“风行天”在中秋节时段对月球进行了X射线观测,并成功传回了清晰的完整月面的X射线照片,从另一个视角与大家分享中秋赏月的乐趣。9月17日(中秋节),中国科学家利用年初发射的“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上搭载的“风行天”空间X射线望远镜...
关键词:中秋节 X光片 中秋赏月 X光照片 X射线 爱因斯坦 月球 
中秋赏月
《山东农机化》2024年第5期58-58,共1页张潇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夜空,它亘古长存,普照四方;它时盈时亏,蕴含着神秘、显示着变化;它清澈宁静,又冷寂孤单。月亮本身作为自然物所具有的这些多样性素质,引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从不同角度的联想,成为中国...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把酒问青天 中秋赏月 自然物 典型意象 文人墨客 多样性 
舌尖上的中秋节
《养生月刊》2024年第9期856-857,共2页缪士毅 
中秋节是我国的重要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除了中秋赏月吃月饼之外,还形成了许多风情各异的中秋食俗,别有一番情趣.同时,有些体现中秋食俗的不少食物,其本身还具有一定的食疗药用价值.
关键词:中秋节 中秋赏月 团圆 历史进程 食俗 药用价值 
赏月
《小学生作文》2024年第18期46-46,共1页沈圣暄 董华琴(指导) 
中秋节:10首花好月圆的中秋诗词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4年第9期82-83,共2页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传统的祭祀文化、悠久的农耕历史,让这个古老的节日,在赏月、燃灯、吃月饼等习俗中,传承了中华文化“合和”之精髓。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至明...
关键词:中秋节 花好月圆 《礼记·月令》 《周礼》 团圆 诗词 赏月 中华文化 
中秋祭月
《社区》2024年第18期60-60,共1页汤云明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按理说,每个农历的十五日月亮都是又圆又大的,可人们为什么偏偏在农历八月十五去赏月、拜月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农历八月不冷不热,最适合赏月观星;另一个原因是在金秋时节,一年的辛劳有所收获,人们首先...
关键词: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赏月 传统节日 
中秋奇妙游
《小雪花》2024年第9期22-23,共2页语晴 漫图腾(图) 
赏中秋之夜,月亮圆如玉盘,象征着团圆和美满。中秋赏月自唐宋时期开始盛行。宋代,中秋节成了“国家法定假期”。平常的日子里百姓晚上是不可以出门的,叫作宵禁。中秋节这天会取消宵禁,人们可以外出赏月,尽情享受这个举国同庆的“狂欢夜...
关键词:中秋节 中秋之夜 中秋赏月 举国同庆 唐宋时期 团圆 宵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