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宏梅 孙健[1] 王欢欢 马书静 张海燕[1] 邹玉安[1] 翟秀珍[1] 薛茜[1]
机构地区:[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50051
出 处:《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年第3期155-158,共4页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基 金:2020年度河北省卫健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No.20200550)。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抗凝药物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NVAF患者700例,按口服抗栓药物不同分为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前者分为达比加群亚组、华法林亚组,后者分为拜阿司匹灵亚组和硫酸氢氯吡格雷亚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统计患者的CHA2DS2-VASc、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随访是否发展为VD及严重出血情况。结果:700例患者中共出现VD 59例(8.43%),其中抗凝组9例(1.29%),抗血小板组50例(7.14%),抗血小板组中VD的比例高于抗凝组(P<0.05)。拜阿司匹灵亚组的VD比例显著高于华法林亚组和达比加群亚组(P<0.0083),华法林亚组和达比加群亚组的VD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3)。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TIA发作史、慢性肾病的患者发生VD的比例较高(P<0.01)。VD患者的年龄、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显著高于无VD患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药物、年龄、慢性肾病、HAS-BLED评分、CHA2DS2-VASc评分是发生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VAF患者中,抗凝药物对VD的疗效强于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和达比加群在防治VD方面无差异。年龄越大,合并慢性肾病、HAS-BLED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越高,越易发展为VD。
关 键 词:非瓣膜性房颤 CHA2DS2-VASC评分 血管性痴呆 脑卒中
分 类 号:R7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1.05[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