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文[1]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出 处:《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2期102-104,共3页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基 金:2019年度山东省年度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民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RKB0123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使得民俗文化的保护受到冲击,必须打破传统媒介的限制,正确看待数字媒介对于人类进一步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灵活运用第二自然凸显沉浸媒介的开放性、叙实性,加强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体验,确保其感受的真实性,以此使其从心理上认可民俗文化,并热爱、依赖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活态保护。但沉浸媒介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发挥其价值作用的同时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策略手段规避风险。以文章首先就沉浸媒介与民俗文化的新“活态”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沉浸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叙事机制上的差异及利用沉浸媒介传播民俗文化的价值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俗文化沉浸式“活态”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