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孔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术在肺癌局部治疗中的可行性及适应证的探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思杰[1] 吴迅[1] 辛兴[1] 岳超 边建伟[1] 李凤卫[1] 陈应泰[1] 

机构地区:[1]北京航天总医院胸外科,中国北京100076

出  处:《癌症》2022年第2期80-86,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基  金:北京市丰台区卫生系统科研项目(2017-43);北京航天总医院科研基金(2018-502)的资助。

摘  要:背景与目的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肺癌治疗,本文将探讨针孔胸腔镜下RFA在肺癌局部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对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北京航天总医院胸外科,接受RFA治疗的2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进行描述和比较。结果 根据手术方式将21例患者分为胸腔镜下RFA组(8例患者共17个病灶)和CT引导下RFA组(13例患者共18个病灶),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无显著差异。胸腔镜下RFA组17个病灶均达到完全消融;CT引导下RFA组16个病灶达到完全消融,另外2个病灶因术中严重胸痛和气胸而中止了治疗。与CT引导下RFA组相比,胸腔镜下RFA组所需的平均手术时间更短(39.2±18.4 min vs. 49.3±25.6min,P=0.041);进行的穿刺消融次数更多(3.3±1.2 vs. 1.7±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下RF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2/8),低于CT下RFA组的69.2%(9/13)(P=0.049)。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均顺利出院。两组均达到100%的局部控制率。在III–IV期的患者亚组分析中,胸腔镜下RFA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8.5个月,CT引导下RFA组为8.0个月。结论 针孔胸腔镜下RFA的安全性和疗效与CT引导下RFA的疗效接近,具有手术时间更短和术中并发症更少的优势,是晚期肺癌治疗的一个可行和有益的补充。

关 键 词:单孔胸腔镜 肺肿瘤 射频消融术 

分 类 号:R734.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