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新维甲酸家族成员融合基因的克隆及致白血病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陈苏宁[3] 文丽君 姚利 刘天会 徐杨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苏州大学 [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研究室 [4]不详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2年第3期41-41,53,共2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特殊类型,t(15;17)(q24;q21)和PML-RARA融合基因是诊断APL的金标准.以王振义院士、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血液专家在APL的靶向治疗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靶向PML-RARA的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的发现及广泛应用使得超过90%的APL患者获得临床治愈.然而在临床工作中,部分临床表现、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符合APL的患者不能检出PML-RARA融合基因,这些变异型APL患者诊断困难、预后恶劣,而且在文献中多为个例报道,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未关注这一类型,其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不明,是APL治疗的难点.针对这一现象,项目组经过多年研究,取得多方面创新.

关 键 词:个例报道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王振义 陈竺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陈赛娟 临床治愈 

分 类 号:R7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