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永春 Liu Yongchun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12
出 处:《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2期70-79,共10页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X118)。
摘 要:冯友兰在阐述他的境界论时,创造性地对“合乎道德的行为”进行了区分(1)。他以觉解为根本依据,将此类行为进一步区分为自发的合乎道德的行为、自利的合乎道德的行为、道德行为与超道德行为四类,并且认为只有道德行为具有道德价值,自发的合乎道德的行为与自利的合乎道德的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超道德行为具有超道德价值。尽管这种区分能够很好地解释合乎道德的行为在动机上的重要差异,但是将觉解作为区分行为的最终依据,对上述四类行为的界定以及对其道德价值的判断都是成问题的。因此,通过重新确定区分依据与确定上述四类行为的内涵与外延,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和较强解释力的关于行为道德性质的区分与评价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