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南宁532400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151-160,共10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越边境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研究”(18XMZ05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民族学硕点建设项目“左江流域民族团结的历史人类学研究”(2019MZD003)。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是在费孝通的“民族聚居区”和“民族走廊”等区域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从区域研究来讨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范式,使边疆区域的民族关系得以纳入中华民族的整体关系之中,边疆因而成为复线叙述中国历史的重要视角。自秦汉以来,广西龙州县上金半岛一直作为连接郁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水上交通枢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民国时期上金县政府基于重振昔日“窑市”的边疆繁镇地位而修建的上金船街,直观地体现了地方官员与边地人群合谋营造“物象化”的文化地景,将国家意识形态与边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群体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上金船街也因此成为一个从边疆视角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文化地景。挖掘上金船街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铸牢边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3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