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美华 蔡彦峰[1] Huang Meihua;Cai Yanfeng
出 处:《乐府学》2021年第2期228-248,共21页Research on Yuefu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阅读的转型与文学新变研究”(项目编号:17BZW084)中期成果。
摘 要:鲍照的乐府中大量出现的与“歌”有关的词语,如高歌、长歌、扬歌等,很多可视为是对其实际的创作情况的描述,体现了鲍照乐府诗创作中浓厚的歌唱意识。这种以作歌的方式写作乐府诗,是对《诗经》以来歌以抒情传统的继承。鲍照乐府诗慷慨激昂的情感、发唱惊挺的风格,与他的歌者意识是密切相关的。另外,鲍照不仅作歌以抒怀,而且还有显著的听者意识,这种听者虽然不一定是现实中在场的听众,但这些隐含或虚拟的听者,使鲍照的歌唱在自我抒发之外,还具有表演的属性。鲍照乐府诗一改汉魏乐府第三人称视角,多以第一、二人称的视角写作,以及各种人称之间复杂多样的转换,正是为了营造说唱和故事化场景而采用的艺术手法,是鲍照对汉乐府说唱和故事表演性质的自觉体认和继承。歌者和听者共存的意识,使鲍照乐府诗在某种程度上,能将古诗的歌以抒情和乐府的说唱表演结合起来,形成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文人拟乐府的风格和艺术特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