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的图像建构——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联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小凤[1] 

机构地区:[1]中央美术学院

出  处:《中国美术》2022年第2期25-29,共5页Art in China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民族精神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ZD21。

摘  要:关于21世纪以来受国家创作工程引导和规约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其当代意义主要体现在围绕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开展的审美探索与艺术创造上。而在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关涉到如何描绘、表达和建构“中国形象”这一问题。2004年,在中央宣传部、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的联合组织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筹划启动,历时五年于全国美术界遴选上百名美术家共同参与推动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在这一时代契机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于200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 键 词:国家形象塑造 主题性 美术创作 文艺活动 中国美术馆 创造性转化 图像建构 历史题材美术 

分 类 号:J2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