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道林 Wang Daolin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出 处:《社科纵横》2022年第2期40-45,共6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资助2016年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研究方向“唯物史观三重实践基础的文本清理与解读”。
摘 要: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在充分借鉴马克思与韦伯两方面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化理论,并以此展开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这个理论包括物化现象与物化意识两个方面。从文本中我们发现,卢卡奇对物化现象的揭示是按照现实—历史—原则—结果的逻辑线索展开的,在这条线索中,卢卡奇巧妙地融合了马克思的抽象劳动理论与韦伯的合理化原则,形成了对物化现象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揭示物化现象成为人类的“普遍命运”的事实,卢卡奇展开了对物化意识的讨论,这里不仅对马克思抽象劳动范畴予以全面展开,而且也实现了对韦伯思想的超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