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龙健宁 Long Jianning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北京100062
出 处:《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7-85,共9页Journal of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
摘 要:被害人得到救助不必然阻断“逃逸致死”的因果关系,救助应当具有主体限定性、及时性、持续性。认定“逃逸致死”,证据能证明行为人肇事逃逸后被害人未死亡即可,由法律推定被害人有生还的可能。行为人逃逸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的介入因素不必然阻断因果关系。应当认定“二次碾压”中的前行为人成立“逃逸致死”,除非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因果链条在他处断裂、无救助的可能性、不符合丧失脱险能力这一判断标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