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维·米勒[1] 陈江进(译)[2,3] David Miller;CHEN Jiangjin
机构地区:[1]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 [2]武汉大学哲学学院,430072 [3]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430072
出 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年第3期74-86,共13页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在这篇文章中,米勒力图回答如下问题:为什么西季威克的道德哲学不断获得赞誉,而政治哲学却乏人问津?米勒首先否定其原因不在于他政治哲学著作的质量不高,也非因为他讨论的主题过时了,亦不是由于他得出的结论较为保守。在米勒看来,其原因在于当前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即政治道德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之争乏人问津。因而,他尝试在这一背景下寻找西季威克政治哲学被人忽视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政治道德主义者希望以更激进的方式应用功利原则,但西季威克在讨论一些具体政治哲学问题时却过于看重人们的日常信念与情感;同时,西季威克的政治哲学从未直面国家合法性这一基础性问题,因而视确立政治秩序为核心问题的政治现实主义者又觉得他过于理想。因此,无论政治道德主义者还是政治现实主义者都难以把西季威克的政治哲学当作自己的理论资源。虽然米勒的判断是否正确尚有很大的讨论空间,但是本文可视为西方学界复兴西季威克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信号,对国内学界了解并重视西季威克政治哲学研究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