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东杰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历史系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2期23-27,共5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历史自身绵延不断,欲使其成为认知对象,史家乃不得不在其间选取若干“恰当”位置,加以“标点”,将其划分为章节、段落、句和句、词与词,区分出主线、旁支、起点、转折与终结。点断的位置有异,施加的符号不一,同样的历史就呈现出各异的“可读性”。1“标点”工作就其本质而言是临时性的,却也是研究者的能动力所在:未经“标点”的历史将毫无“意义”,但也并非所有的断裂都具有同等丰沛的生产能力,只有极少数的点,才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无限”的意义潜能,“五四新文化运动”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8.1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