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要相互承认?——霍耐特的责任伦理思想解析  被引量:10

Why Do We Have to Recognize Each Other?——An Analysis of Axel Honneths’ Responsibility Eth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丽[1] Li Li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22年第2期125-132,共8页World Philosophy

摘  要:现代社会中,处于法律和利益边界的公共道德领域成为现代社会秩序建构的重要地带,人和人之间如何摆脱陌生人的道德冷漠,建构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互相承认和尊重,形成稳定团结的共同体,是不可回避的现代性伦理挑战和良善社会秩序建构的核心任务。霍耐特相互承认的社会伦理模型倡导“你”“我”“彼此开放”的相遇形式,重视“他者”的凝视与关照,让主体间的“相遇”和相互承认具备了道德品质。“你”“我”相互承认的结构根本区别于“物化”的生存形态,实现了生存形态和价值形态的统一,深入到了生命最隐秘、最深层次的结构中,个体摆脱了“不确定性之痛”,逃离了蔑视状态和社会暴力,相互承认模型呈现出尊重样态,实现了生存论上的价值确证。相互承认的尊重形态引导个人行为的有序发展,规避主观随意性的缺陷,又兼具依恋纽带的功效,约束“你”“我”,确定了个体“责任人”的理性角色和自觉担当,承担起应有的伦理关切,有效规避了现代性的道德危机,个体在具备公共价值的良善社会中过上美好生活,形成团结的命运共同体。

关 键 词:承认 主体间性 社会秩序 责任伦理 

分 类 号:B089.1[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