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晓宇 Liao Xiaoyu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21年第22期43-48,共6页Movie Review
摘 要:在最直观的视觉层面上,数字时代的电影已经离上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写实”传统相去甚远了。奇观数字影像的风靡与热潮让抱有刻板坚守的电影写实美学落下帷幕,这种技术侵入的制作模式甚至令“电影”本身也面临去艺术化的危险。真正需要反思的或许是我们一直以来对于电影本体的预设态度。电影传统姿态预先设定了某些特殊观点,譬如把从巴赞那里继承而来的“摄影影像本体”认定为电影的本质,然后再去讨论数字新技术是如何毁坏电影作为一门写实的艺术。在数字电影时代,巴赞理论的适用性是其次的,我们真正应该面对的问题与此相反,呈现为一种辩证逆转。“数字电影带来了怎样的现实主义危机?”这一问题应该颠倒为:现实主义是电影的物质复制性所支撑的再现事实,还是一个例外的、关于现实理应如此的想象?数字合成的新影像正迫使我们重新界定既有的“电影现实主义”观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