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轻中度干眼患者角膜树突状细胞和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巧莉 许志强 舒徐鹏 徐杨扬 顾金晶 李勇 夏佳辉 王宇舟 胡亮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温州325027

出  处:《中华眼科杂志》2022年第4期289-29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基  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重点项目(WKJ-ZJ-193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7H120005);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60422)。

摘  要:目的:探讨干眼患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CSN)和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及停止配戴后两者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及附属眼视光医院招募31例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的近视眼患者,男性10例,女性21例;年龄(23.4±1.4)岁,予以配戴软性接触镜6个月后停戴。戴镜前、戴镜1和6个月、停戴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获取角膜中央和周边部的DC和CSN,同时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问卷和干眼等相关检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各指标在不同随访时间的变化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影响共聚焦相关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眼表疾病指数问卷指数及角膜染色分级在戴镜1个月后增高(P<0.05),之后维持稳定,在停戴3个月后回到基线水平。戴镜后中央角膜总DC密度、活化DC密度和DC面积均在1个月高于基线(P<0.05),随后DC面积和活化DC密度下降,停戴3个月时仅总DC密度仍高于基线;周边角膜总DC密度、活化DC密度、DC面积和树突长度在1个月高于基线(P<0.05),随后下降,除总DC密度,其余参数在6个月回到基线(P>0.05),总DC密度在停戴3个月时仍高于基线;中央和周边CSN在戴镜后下降(P<0.05),停戴3个月均回到基线水平(P>0.05)。结论:干眼患者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后出现眼表不适感增加,DC的增加与活化以及CSN密度的减少,在戴镜1个月时显著,提示着戴镜后眼表炎性反应的峰值。停戴3个月时,CSN基本恢复正常,但总DC密度仍高于戴镜前。

关 键 词:软性角膜接触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近视眼患者 戴镜 角膜中央 广义估计方程 干眼患者 角膜染色 

分 类 号:R777.34[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