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蔽性证据规则的涉网犯罪案件侦办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毛培宇 沙贵君[1] 

机构地区:[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与反恐怖学院,辽宁沈阳110854

出  处:《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97-103,共7页Journal of Railway Police College

基  金: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重点项目“‘审判中心主义’视域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综合治理研究”(2021YCZD0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一般项目“我国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犯罪治理研究”(2021YCYB04)。

摘  要:隐蔽性证据规则对于证明各类犯罪事实具有独特的价值,并指导着侦查阶段证据体系的构建。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将隐蔽性证据的表现形式限定为物证、书证。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交融的双层社会背景下,通过对隐蔽性证据规则的印证逻辑进行分析,扩大隐蔽性证据的表现形式,有利于破解涉网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身份同一认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认定以及适用罪名模糊的难题。在隐蔽性证据规则的运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因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被污染以及侦查人员的证实性偏差所引发的风险,需要从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审查、证明内容的细节性审查、证据的证明力以及无罪证据审查三个方面进行风险控制。

关 键 词:隐蔽性证据规则 涉网犯罪案件 双层社会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分 类 号:D925[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