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永华[1]
机构地区:[1]《中国经济周刊》
出 处:《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8期14-21,共8页China Economic Weekly
摘 要:从人口红利,到工人红利,中国制造的未来已经清晰。招工难,是几乎所有制造企业共同的呼声。广东外贸制造中小企业招工现场,老板比求职的工人还多;北京央企说,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制造巨头吐槽,开出“前所未有”的高薪依然抢不到人。然而,工人紧缺的另一面是就业难,特别是千万级应届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结构性矛盾清楚地表明,不少人对工人的认知依旧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水线服装女工的水平,“脏繁重累”的集体记忆尚未消除,新的多元、自由就业理念又形成新的冲击,曾经一岗难求的制造业似乎不再是就业的首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