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毕静怡 温磊[1] 段文冰 刘扬[1] 王莎莎 黄晓军[1] 路瑾[1] Bi Jingyi;Wen Lei;Duan Wenbing;Liu Yang;Wang Shasha;Huang Xiaojun;Lu Jin(Department of Hematology,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Hematology,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Hematologic Disease,Beijing 100044,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出 处:《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年第2期146-14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摘 要: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克隆增殖的恶性肿瘤,是目前血液系统的第二大肿瘤,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1.15/10万[1]。近20年来,MM治疗领域不断进步,但是MM仍不可治愈。对于难治复发患者仍需要新的药物治疗,现有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均为泛靶向治疗药物,而维奈克拉作为一种高选择性BCL-2抑制剂,是首个依赖可靠生物学标志的分子靶向药物,其出现标志着MM的治疗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治疗。目前,对于伴t(11;14)或BCL-2高表达的复发难治性MM(relapsed/refractory,RRMM)患者,维奈克拉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其总体有效率(ORR)达90%[2],但国内尚无关于BCL-2抑制剂治疗MM的相关研究报道。为了解该类药物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分析了本院收治的伴t(11;14)的以维奈克拉为主治疗方案的17例MM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该类药物治疗MM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国内首个BCL-2抑制剂用于治疗浆细胞疾病的报道。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我们使用维奈克拉的剂量远低于BELLINI研究[2],且硼替佐米耐药的患者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