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梅之子”通向“地之子”的“之间性”写作——重读废名20世纪40年代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晓阳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5期116-118,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20世纪40年代的时代语境,给废名提供了一个由“黄梅之子”通向“地之子”的契机。此时的废名试图成为“地之子”,但隐蔽的“黄梅之子”视角依然隐于其中;他试图转向现实主义写作,但“五四”以来的个人性依然保留。故废名挣扎于两种生存和写作状态之间,形成一种“之间性”写作,这种“之间性”使得《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处于心象小说写作和现实主义写作之间、自传性与哲性之间,这体现了废名朝向“地之子”的努力。尽管力所不及,但废名终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这种探索方式值得在文学史上引起重视。

关 键 词:“黄梅之子” “地之子” “之间性” 自传性 哲性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