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出 处:《今古文创》2022年第20期53-55,共3页
摘 要:在现如今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道德本质问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深入讨论的同时,也在社会生活当中引发广泛关注。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关于意识形态的科学思想理论体。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思想不仅仅包括对于道德的起源发展以及规律特征等理论的归纳,还包含马克思对于之前的西方思想家关于道德概念的批判与继承。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在继承众多哲学家合理内核的基础之上,创立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崭新的道德观。马克思的道德思想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的中,道德是其关系的集中体现形式,同时也受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道德本身就是人的创造物,是人们在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所需要外在客观环境之间所建立的平衡机制,所以人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具有选择性,并不存在永恒抽象或者超历史超阶级的道德伦理。马克思主义者反对空洞化与虚无化的道德说教主义,更加注重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通过对资本主义进行价值维度分析,人本主义思想在唯物史观中蕴含极深,并且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实践人道主义。马克思的道德思想观是人类思想历史上的伟大变革,所以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道德本质问题的探究不仅有利于拓展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道德理论研究,还有利于把握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本质的必然要求,更好地揭示与理解马克思的道德思想理论体系。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0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