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本质

作品数:151被引量:18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泽应李鹏忠张霄郑少翀易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社会正义的道德本质与集体德性的建构路向被引量:2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09-116,共8页金德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VSZ083)。
社会正义是现代道德形态的价值内核。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它既作为一种解释性社会正义,具有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又作为一种以人的解放为主旨的规范性社会正义,用以评价特定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还呈现出视制度正义为社会...
关键词:社会正义 道德 马克思主义 制度正义 集体德性 
“德艺双馨”的文化蕴涵和思想价值
《新华文摘》2022年第23期28-31,共4页岳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对“德”与“艺”关系的理解、阐述、把握和实践,形成了关于艺术功能与道德本质、艺术体验与道德境界、艺术教育与道德教化、艺术品格与道德修养等一系列辩证统一关系的艺德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思想观念...
关键词:文化蕴涵 艺术体验 道德境界 道德本质 艺术品格 道德教化 道德修养 辩证统一关系 
浅析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的道德本质意蕴
《今古文创》2022年第20期53-55,共3页宁莉莉 张繁星 
在现如今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道德本质问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深入讨论的同时,也在社会生活当中引发广泛关注。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关于意识形态的科学思想理论体。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思想不仅仅包括对于道德的起源发展以及规...
关键词:马克思 唯物史观 道德本质 当代价值 
“精魂”与“问道”:《白鹿原》文本背后的两大哲学命题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19-122,共4页江蓓蕾 
《白鹿原》之所以被称为“民族的秘史”、“人性的秘史”,从思想价值上看,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它向我们澄明了良知反求诸己、仁义但求两全的“精魂”要义;其二,它执着于“问道”,即在苦难的人生中不断探索形而上的精神之域。与王阳明...
关键词:白鹿原 精魂 问道 道德本质 人欲 
Dr Jekyll and Mr Hyde
《英语画刊(高级)》2021年第5期3-5,共3页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化身博士》是19世纪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杰基尔医生具有双重人格,他平日里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医生,但内心却存在种种邪恶的念头。史蒂文森用离奇非凡的想像力表现他对人性的深刻怀疑,淋漓尽致地刻...
关键词:史蒂文森 双重人格 道德本质 想像力 医生 
从道德实践中论述道德本质
《科学咨询》2020年第36期86-86,共1页徐艳 
当今社会,中国的道德实践依然处在危机之中,并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错位、价值缺失等依然是热议的话题。个人生活的道德判断是一种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选择,社会生活的道德原则与道德价值缺乏一种可供测量的标准。道德有其自...
关键词:道德 道德判断 德性 
近20年国内关于道德本质的主要问题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2期9-18,共10页沈永福 张霄 郭敏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49以来中国共产党伦理思想研究”(19BZX111)。
道德本质问题是伦理学的元问题,关涉伦理学理论体系架构和伦理学基本理论确立。近2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道德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争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得道德本质理论日趋成熟,为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道...
关键词:近20年 道德本质 研究述评 
道德的本质--精神哲学的视角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22-127,共6页徐洁 
杭州师范大学省优势特色学培育项目,项目编号:19JYXK018。
道德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唯有从精神哲学的视角对道德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才能切近道德的本质意涵。通过对中西方道德概念的简要历史探寻,我们可以看出,遵从基于普遍性社会规范或者天道规律的伦理精神是中西方道德阐释的...
关键词:道德本质 精神哲学 向我道德 向他道德 
桐城派文人义利观的继承与演变
《江淮文史》2020年第1期108-121,共14页张秀玉 
义利之辨是古代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本文仅就儒家义利概念中的道德伦理及其在明清的变化做一讨论,并与桐城派文人的义利观念做一比较。在治生观念上,桐城派文人主要是将义与利作为两个对立的概念,或舍利取义,或取利不害于义,都是将义...
关键词:桐城派 义利之辨 道德本质 继承与演变 道德伦理 义利观 义与利 哲学史 
儒家伦理哲学的新旧基础——以伊藤仁斋、戴震和丁若镛为例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19年第3期24-25,共2页 
复杂的形上学建构是宋明理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尽管宋明理学流派林立,但是他们都主张同一种形上世界观,即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由“理”(principles)和活动性的物质元素——“气”(vital force)共同生成和维系。从伦理学角度看,“理气关...
关键词:伊藤仁斋 丁若镛 道德本质 理气关系 儒家伦理 物质元素 工夫论 宋明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