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设”到“实有”——史铁生新时期写作转向评述  

The Purpose of “Process”:from “Nothingness” to “Being”——A Review of Shi Tiesheng’s Writing Turn in The New Peri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翟崇光 Zhai Chongguang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106-113,共8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新时期美学、文学转向研究”(项目编号:HB21ZJ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史铁生是对人的生存问题进行持久思索的思想型作家,但他的文学写作并非一成不变。史铁生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的文学创作与彼时的文学思潮有较强的亲缘性,80年代中期,当其逐渐开始展露自我心魂式的文学写作时,他越来越具有了寓言化、哲思化的写作个性。从史铁生的文学写作思想来看,他是在进行一种“过程哲学”写作,从《命若琴弦》中“虚设”目的之“过程”,到《我与地坛》及其周边文本“上帝设计”的“过程”,反映了史铁生发生了较能代表其写作特质的转向。

关 键 词:史铁生 《命若琴弦》 《我与地坛》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