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话剧“革命+恋爱”模式的征用及其伦理限度  

The “Revolution+Love” Model Application in Drama in the 1980s and its Ethical Limit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向阳 SONG Xiangyang

机构地区:[1]南京传媒学院基础教学部

出  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63-68,共6页Journal of Yunnan Arts University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现代戏剧批评话语体系形成史”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18BB031)。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对人道主义话语的呼唤与讨论,人的感性欲求重新获得了话语权。“革命+恋爱”这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幼稚与公式化的普罗文学情节模式,成为主流戏剧创新的突破口。“革命-恋爱”之后的革命者,此前经过“去力比多化”提纯,在“新时期”有限度地向“自然人性”复原;他们复杂的情感世界成为剧作家的关注点。剧作家以何种策略、在什么样的伦理限度之内把在“十七年”和“文革”戏剧中被“清算”掉的爱欲在他们身上复活,折射出20世纪80年代戏剧突破的力度与限度;能否妥善处理好“革命”与“恋爱”的关系则是作品被主流戏剧接纳与否的重要依据。

关 键 词:20世纪80年代话剧 革命+恋爱 爱情描写 伦理限度 

分 类 号:J824[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