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O 2021妇癌报告》——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被引量:21

FIGO report on gynecological cancer in 2021-guideline interpret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fallopian tube cancer and peritoneal cance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晶[1] 吴妙芳[1] 林仲秋[1] LI Jing;WU Miao-fang;LIN Zhong-qiu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肿瘤专科,广东广州510120

出  处:《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2年第3期301-309,共9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摘  要:1概述卵巢恶性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20岁以下女性中生殖细胞肿瘤最常见。交界性肿瘤常好发于30余岁到40余岁的女性,发病年龄较上皮性浸润癌患者早10岁以上。卵巢上皮性癌绝大多数发生于50岁以后。卵巢上皮性肿瘤总发病率波动于(9~17)/10万,在高收入国家中发病率最高。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成比例升高,多数卵巢癌发生在60~64岁的群体中。在低收入国家中,患者的中位年龄要小10岁。卵巢上皮性癌较确定的致病危险因素为生育因素。未生育女性罹患卵巢上皮性癌的风险是已生育女性的2倍。生育年龄早、早绝经和使用口服避孕药可降低发生卵巢癌的风险,但这些因素与输卵管癌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以往认为输卵管癌罕见,但已有证据提示,不少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和腹膜癌源于输卵管伞端。输卵管受累可分为3种类型:第1种可见明显的输卵管管腔内肿物,肉眼可见输卵管包块,包括输卵管上皮内癌(原位癌),可能起源于输卵管;第2种是与输卵管上皮内癌相关的广泛播散性浆液性癌,可能不存在肉眼可见的输卵管内膜肿物;第3种为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时发现的输卵管上皮内癌,这种情况应诊断为原发性输卵管癌,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无论遗传风险高低,可发现多数早期浆液性癌存在于输卵管。

关 键 词:国际妇产科联盟 卵巢癌 输卵管癌 原发性腹膜癌 指南 解读 

分 类 号:R737.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