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官清 ZHU Guan-qing
出 处:《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05-112,共8页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晰了银行卡网络盗刷的适用范围、举证责任分配、裁判规则、盗刷资金最大限度受偿原则及发卡行无过错归责原则,为法院审判银行卡盗刷交易纠纷案件提供了重要审判依据。通过梳理全国2017—2021年的68份网络盗刷的裁判文书发现,在审判实践过程中对于同类案件有“类案不同判”的情况;在案件审理中对于网络盗刷如何认定、责任如何划分存在较大分歧;近期频发的免密支付盗刷、“短信嗅探”、手机劫持等案件问题在法院审判中存在诸多难点问题。以类型化思维梳理为分析视角,网络盗刷案件审理中应充分采用证据的全面审查原则,审慎使用“全面告知义务”、平衡举证责任的分配,非银行支付机构在网络盗刷中也需承担应有责任,同时完善“短信嗅探”、手机劫持特殊举证规则,改善电子支付环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