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雅各《尚书》译者行为分析——以《尧典》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叶秋 陆振慧[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45-48,共4页Jiangsu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理雅各《尚书》注疏研究”(项目编号:15BZJ001)。

摘  要:《尚书》作为中国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政治文化经典,不仅在中国地位隆尊,而且很早就受到西方的关注,自17世纪以来被译成了多种西方文字。在诸多译本中,理雅各的《尚书》英译本最为著名,至今被国际汉学界奉为儒经“标准译本”。理雅各是如何成就这样的“经久不衰”的?运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译者行为展开研究,或能更好地揭示理氏儒经翻译成功的本质,为当今典籍外译提供借鉴。本文以《尧典》为例,从“译内”“译外”两个维度对理氏《尚书》译者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理氏的译文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顺应了西方读者的思维方式,译者行为合理度较高。

关 键 词:理雅各 《尚书》 《尧典》 译者行为批评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