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理论视域下《庄子》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柏云彩[1] 施赛男 

机构地区:[1]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90-92,共3页Jiangsu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  金:(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英语专业“国家标准”视域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G00918JX7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英国女性主义经典戏剧的表演研究”(19WWB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庄子》词句优美、意境深远、思想深邃,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著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意义。将《庄子》的汉语之美及其内在的深刻意义英译出来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注重实现原文与译文、译者与作者的和谐,以及译文、译文文化与译者自身的平衡。根据这一翻译理论中的“三维”转换策略,本文使用林语堂和葛瑞汉的《庄子》英译本中具体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林语堂和葛瑞汉是如何基于原文进行适应和选择,并总结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庄子》英译的具体翻译策略,旨在为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一种更清晰完善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以促进生态翻译学与中国典籍英译的共同发展。

关 键 词: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庄子》 典籍英译 适应和选择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