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醒龙《天行者》中三重话语形态的建构及融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若千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出  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08-112,共5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刘醒龙的《天行者》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为乡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一生的民办教师为转正而经历的曲折辛酸的历程,作品的宏大视野表现的是政治形态话语,主体部分是以支撑近半个世纪中国山区基础教育的民办教师为代表的底层知识分子话语,生活状态和艺术场景层面体现的却是民间生态话语。作者将乡村文化传统转化为知识分子之间充满人情味的现实形态,又在政治话语中贯穿着各种民间文化元素。这种三重话语共存,多元文化并置的审美效果,隐含着三种文化呈融合发展的态势。本文将从庙堂、广场、民间三重话语形态的建构切入,分析其体系的构建策略,并以此为背景探索大山深处乡村教师们人性的充分张扬。

关 键 词:《天行者》 三重话语 多元文化 人性张扬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