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扶阳思想在儿童矮身材诊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斌[1] 郑宏[1] 郑春燕[2] 张超[3]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4 [3]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河南郑州450046

出  处:《中医研究》2022年第5期13-17,共5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  金: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9zy2112)。

摘  要:小儿为稚阳之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因先天阳气不足,或因后天诸多因素,易致儿童阳气损伤、阳气被遏、阳气浮越等病理状态,从而导致儿童身材发育的迟缓,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短矮身材。在临床诊治中,扶阳是儿童矮身材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阳气是生长发育的动力,在《黄帝内经》理论中多处强调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当然,扶阳思想运用于矮身材的治疗不等于简单的采用姜附桂温阳,而是根据矮身材阳气不足或者受损的病理病性,采用虚则补之、郁则通之、越则潜之的方法恢复阳气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目的。

关 键 词:矮身材 扶阳思想 温阳 通阳 潜阳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