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易兰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出 处:《中国诗歌研究》2021年第2期65-81,共17页
摘 要:王粲和刘桢的优劣论是建安文学史上一大公案,历代众说纷纭。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粲的优势地位初步确立,刘桢相对居于弱势地位。降至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刘桢地位显著提升。然而发展到明代,情况又与唐宋有别,称誉刘桢者仍占一定数量,但大部分评论家主张王优于刘。究其原因,对建安盛气的省思以及对婉约抒情的关怀,造成了明代对王刘优劣评论的变化。由此入手,可以窥见明代诗学趣味的转变;同时,明人的论述也有助于进一步体味王、刘的诗歌风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5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