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劣论

作品数:84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鹏程张寒唐燮军刘石孙旸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捧角与偏嗜:《娱闲录》与川剧批评观念的探索
《戏剧文学》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张志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川剧理论批评史”(项目编号:19BB026)阶段性成果。
《四川公报》的增刊《娱闲录》设有“剧谈”“名优”“梨园丛录”“剧本”“艺坛片影”等栏目,围绕该报逐渐形成一个由编辑和票友组成的“品戏”群体,从而掀起了一股川剧品评之风。严格地说,从《娱闲录》剧评家对陈碧秀不遗余力地鼓吹,...
关键词:《娱闲录》 川剧批评 捧角 偏嗜 京川优劣论 
姚贾优劣论:从文学史贡献的角度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35-41,共7页蒲琳 
贾岛、姚合作为活跃于晚唐前期诗坛的代表诗人,二人生前交游密切,在接受史上并称为“姚贾”。姚、贾诗歌在体裁选择、创作手法和审美趣尚等方面均有相似,但二人生前的现实地位和身后的文学史接受却存在较大差异。方回提出“姚合学贾岛...
关键词:姚贾优劣 贾岛 姚合 文学史贡献 
对立与互通:中西艺术理论比照下的“诗画优劣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132-134,共3页高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欢’观念与宋代美学面向研究”(19BZW031)。
在中西方的艺术理论和美学史上,有关诗与画两种艺术形式孰优孰劣的论争一直存在。从古希腊时期“视觉优先”观点的奠基,到西方近代美学界对诗与画不同表现形式和审美特质的区别与辨析,均体现出上述论争的脉络。论争的实质在于艺术真实...
关键词:诗画优劣论 绘画 诗歌 会通 
“科学种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在大西洋知识共同体中的演变被引量:3
《世界历史》2022年第4期14-29,I0003,共17页孙一笑 
“科学种族主义”源于大西洋知识共同体对人类起源与人种演变问题的研究。他们根据自然史的物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人种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划分人类族群。这种理论伴随着“种族”概念的建构,反映了欧洲大国推行殖民统治的政治需求。18...
关键词:科学种族主义 大西洋知识共同体 退化论 文明优劣论 多祖论 
南宋儒林之苏、黄优劣论及其实质被引量: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17-124,共8页左志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宋之交理学嬗变与诗文流变的双向考察”(编号:17XZW027)阶段性成果;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杜甫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宋元注杜倾向与杜诗学演变研究”(编号DFYZYGX202001)附属成果。
文学史上得以并称的苏、黄,在南宋诸儒处却有着崇抑、优劣之别。南宋诸儒对黄庭坚赞许有加,对苏轼则有诸多批评,甚至有许多出于意气的贬损。其实质在于黄庭坚之儒学修养自觉意识较强,其指向也符合了宋儒关于人格境界的界定;南宋诸儒抨...
关键词:苏轼 黄庭坚 理学 宋学 文化现象 
明代王粲、刘桢优劣论的转向及其诗学原因
《中国诗歌研究》2021年第2期65-81,共17页易兰 
王粲和刘桢的优劣论是建安文学史上一大公案,历代众说纷纭。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粲的优势地位初步确立,刘桢相对居于弱势地位。降至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刘桢地位显著提升。然而发展到明代,情况又与唐宋有别,称誉刘桢者仍占一定数量,但大...
关键词:王粲 刘桢 优劣论 明代 建安气骨 
论《红楼梦》中“钗黛合一”的合理性被引量:1
《艺术科技》2021年第13期145-146,共2页路越 杨淑敏(指导) 
“钗黛合一”在红学界一直颇具争议。虽然探讨某个问题时,学界的观点是不可忽略的,但若拘泥于此,往往容易导致观点僵化。所以,本文在探究学界观点的基础上,又回归《红楼梦》作品本身,重新发现书中的“钗黛合一”思想。通过对其历史来源...
关键词:《红楼梦》 “钗黛合一” 钗黛优劣论 人物形象 
论秦汉都城空间的演进与京都赋的形成
《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3期109-111,共3页刘全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相关文献研究”(182DA237)的阶段性成果。
《两都赋》《二京赋》是以长安、洛阳两都(二京)分篇行文的方式写作,设置的人物对话也是相互辩驳式的两都优劣论。班固、张衡的这一结构设置只是文本呈现的表层结构,他们的主观目的也许有展现长安、洛阳优劣的一面,但更在于强调洛阳是...
关键词:人物对话 《两都赋》 文本呈现 表层结构 京都赋 结构设置 优劣论 都城 
从萧齐宗室之争考察刘勰之丕植优劣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6,共6页周兴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W012)。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花费较多笔墨辨析曹丕曹植的优劣,是有深心用意的。历史上的“扬植抑丕”论是被建构起来的“旧谈”,刘勰严正地对之加以批驳,对曹氏兄弟的文学成就作出新的评判。曹植不仅是文人,更是宗王。联系萧齐皇室的宗王斗争...
关键词:刘勰 曹植 宗王 萧齐 宗室之争 
旭、素优劣论
《中国书法》2020年第9期14-25,28-33,35-40,共24页韩玉涛 
张旭是不是进士?都说不是。我说是。说不是,根据是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但此书有问题。主要是遗漏太多,即徐松所谓『脱佚』太多。不用纠结,经常有失之眉睫之恨,这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徐松《登科记考》,清代考据学不朽之作也,本书无意议...
关键词:《登科记考》 清代考据学 徐松 不朽之作 优劣论 张旭 进士人数 视而不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