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赋

作品数:62被引量:8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德华王柳芳王紫微李炳海许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汉京都赋对“天下之中”洛阳的书写
《文学评论》2024年第5期186-194,共9页王德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研究”(2022JZDZ025)子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都城是一个国家政治与文化的重要表征。东汉京都赋在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的对比中,书写了东都洛阳的地理空间、王权空间、礼乐文化空间,体现了东汉京都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特征。东汉京都赋继承与发展了西周初年对“天下之中”洛...
关键词:京都赋 天下之中 思和求中 
两汉京都、宫殿赋“天人比附”模式生成与特征
《天中学刊》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张文东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CWX048)。
京都、宫殿设计建造时的“法天象”传统以及两汉时期对京都、宫殿赋建构“天人之符”神圣性的客观要求与主观追求,促使两汉京都、宫殿赋“天人比附”模式正式生成。“天人比附”模式往往通过阐述京都及宫殿的“规矩应天”,完成对“皇权...
关键词:京都赋 宫殿赋 天人比附 天文星象 
人文与自然:两晋京都赋的创新及功能转移
《天中学刊》2024年第2期60-69,共10页赵豫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247)。
两晋京都赋中描写的人文生活与自然景观篇幅扩大,衍化成独立的审美对象。赋的文学功能在两晋时代发生明显转移,写实与抒情成为晋代作家的新追求。赋原有的功能扩散到其他文体中,以京都赋为代表的都城文学展现出最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和...
关键词:两晋辞赋 《三都赋》 赋体 生活化 人文秩序 
移植镕铸:东汉京都赋的《诗》典义涵释析
《文艺评论》2023年第5期73-80,共8页田胜利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长安都城文化与汉代文学”(项目编号:2019NTSS22)阶段性成果。
赋被认为是古诗之流,诗赋合流的文学现象出现殊早。大赋是汉赋的经典篇章,京都赋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留存至今的《两都赋》《两京赋》作品,对于《诗》的选用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西都赋》《西京赋》引《诗》少,《东都赋》《东京赋...
关键词:京都赋 《诗》典 义涵 
班固《两都赋》在京都赋中经典地位的确立
《唐都学刊》2023年第5期18-23,共6页陈丽平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文选》与先唐文学的经典化”(L20AZW003)成果。
萧统《文选》将班固《两都赋》置于赋类之首,从此,班固《两都赋》作为京都赋的经典代表地位得以正式形成。然而,《两都赋》被确认为经典有个较长的过程。南朝刘宋之前,《两都赋》长期被忽视,尤其在左思《三都赋》问世之后,重《二京》《...
关键词:萧统 《文选》 《两都赋》 京都赋 经典地位 
鲍照《芜城赋》之“芜中有生”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9期100-102,共3页孙元宸 
鲍照《芜城赋》虽以京都为题材,但在时空、焦点和写法上都与前代京都赋有所不同。鲍照运用古今对比的手法,以“繁”写“芜”,用城中荒芜之景映射人类社会,由“城的毁灭”联想到“人的悲命”,在赋文中抒发大量个人情志。这既体现了南朝...
关键词:京都赋 鲍照 《芜城赋》 废芜描写 生命意识 
东汉京都赋的历史化倾向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8-14,共7页胡欣 
东汉京都赋作为汉代赋作中久负盛名的篇章,被萧统《文选》列为赋的首类。较之西汉赋作甚少描写史事,东汉京都赋以城市作为描写对象,赋家在赋中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多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史学角度创作作品。在叙事铺陈上,采用纵向的...
关键词:东汉 京都赋 历史化倾向 
从文学地理学视角比较《西都赋》和《西京赋》
《汉字文化》2022年第16期40-42,共3页张玮航 张喜贵 
班固《西都赋》和张衡《西京赋》,一为京都赋的开创,一为京都赋的极轨,两赋对地理空间的描绘均体现了汉人独特的空间意识。本文从文学地理学视角对两赋进行比较,探究班固、张衡京都赋在自然地理、文化地理和审美地理三方面的异同,力图...
关键词:班固 张衡 京都赋 文学地理学 
感天动地的营救,从不言弃
《民间传奇故事》2022年第23期16-17,共2页扁乘 
吴兆骞是清朝初期的大诗人,祖籍江南地区的吴江松陵镇。年少时,吴兆骞已经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九岁时就写出了数千字的《胆赋》,十岁时写出《京都赋》,曾一度与彭师度、陈维崧并称“江左三凤凰”。如果以此来看,吴兆骞的未来必然一片光...
关键词:感天动地 陈维崧 吴兆骞 科场案 宁古塔 清朝初期 京都赋 松陵镇 
“城以赋显”:乾隆《盛京赋》与沈阳地位的变迁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6-12,共7页汤崇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9YJA751031)。
清代,沈阳政治文化地位的变动与乾隆《盛京赋》有紧密联系。沈阳自然资源丰富、军事地位重要,是满族入主中原的中转之地,但改陪都后便淡出政治文化中心。不过,在乾隆眼中,沈阳是清廷帝乡;为此,他借《盛京赋》抒发宣威海内之豪情。赋作...
关键词:《盛京赋》 乾隆 沈阳 京都赋 文化符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