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中

作品数:148被引量:16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德华李久昌王邦维吴必虎宋治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蜀神圣数字“五”的原始宗教内涵论析
《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6期66-74,共9页张伦 
古蜀文化中存在明显的尚五现象,蜀人具有尚五观念,数字“五”为古蜀的神圣数字。古蜀神圣数字“五”的数意识与数意义主要由五方及中央(第五方)这一空间直观发展而来,与古蜀“天下之中”观念紧密关联。古蜀神圣数字“五”的神圣性源自...
关键词:古蜀文化 神圣数字“五” 天下之中 宇宙观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时代青年(视点)》2024年第11期72-73,共2页熊丰(文/图) 李安(文/图) 
黄河中下游,洛水之北,二里头夏都遗址静静地仁立了三千多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存在曾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谜。直到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夏朝的历史才得以从模糊走向清晰。“最早的中国”声名赫赫。但来到这里的人,想必和我一样...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夏朝 黄河中下游 声名赫赫 发掘 
东汉京都赋对“天下之中”洛阳的书写
《文学评论》2024年第5期186-194,共9页王德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研究”(2022JZDZ025)子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都城是一个国家政治与文化的重要表征。东汉京都赋在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的对比中,书写了东都洛阳的地理空间、王权空间、礼乐文化空间,体现了东汉京都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特征。东汉京都赋继承与发展了西周初年对“天下之中”洛...
关键词:京都赋 天下之中 思和求中 
“天下之中”转移与元明清大一统演进
《历史研究》2024年第8期69-91,M0004,M0005,共25页高波 
唐宋以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原王朝定都的首选区域,特别是洛阳被视为“天下之中”,而以今北京为中心的幽燕地区则为王朝边地,在唐宋时期被视为“夷狄之域”。自金元建都幽燕以来,历经明清五百余年的历史演变与思想积淀,以北京...
关键词:元明清 北京《禹贡》 “天下之中” 大一统 
宋代的“天下之中”观念被引量: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卢振涛 
“天下之中”具有政治、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特性,始于西周时期。宋代时存在一些别样的“地中”观念:北宋“开封地中”观,由五代以来的“岳台地中”观念结合开封居“中区”的正统观念构成,本质是以当时新的“四方辐辏”为“地中”;两...
关键词:天下之中 四方辐辏 岳台地中 襄邓地中 
崔骃《四巡颂》与东汉洛阳为“天下之中”的地理观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王德华 方嘉源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课题“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学研究”(2022JZD2025)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东汉崔骃《四巡颂》是对汉章帝元和年间四次巡狩的颂美。《四巡颂》的文本序列和出巡时间,反映了章帝顺时出巡对阴阳中和之气的尊奉;对章帝巡狩时敬天保民的书写,构建了天人和合的宇宙秩序,体现了东汉对“中和”的神圣王权空间的建构;...
关键词:崔骃 《四巡颂》 汉章帝 洛阳 天下之中 巡狩文学 
“天下之中”作为时空原点的三重意义及其历史意蕴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9-43,58,共6页陈纪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26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ZW108)。
早期的“中”属于自然时空的一种原点。随着商周时期王室“立中”、确立“天下之中”等社会政治活动的丰富,“中”逐渐生出政治时空原点意义。在“立中”、追寻“天下之中”等社会政治活动影响下,以“天下之中”延展开去的时空法则统系...
关键词:天下之中 时间 空间 原点 
郑州商城:商族王城 天下之中
《中华遗产》2023年第11期82-91,共10页夏虞南 贺志泉(摄影) 
寻找商都,指的是追寻夏之商国及早商的都城。商族频繁迁都,多由于河患和战乱,也留下了诸多历史痕迹。毋庸置疑,二里岗文化和殷墟文化构成了商代考古学的主体。作为早商都城的郑州商城,在当时已经呈现出超级“大都邑”的城市特征。
关键词:郑州商城 殷墟文化 商族 二里岗文化 河患 考古学 商都 王城 
早期中国洛邑为“天下之中”地理观的构建被引量:3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123-135,M0006,共14页王德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研究”(2022DZJZ025)阶段性成果。
洛邑为“天下之中”的地理观,是早期中国政治与文化建构中的一个核心观念,贯穿从“六经”到汉赋的经典书写。它源起于尧舜以至三代“追中”的历史记忆,上应古代天文学对中宫斗极的信仰,下与尧舜以来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建都历史相合,构...
关键词:洛邑 天下之中 地理观 天下 文德 
《山海经》上古“天下之中”的南北建构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31-33,共3页王德华 
郭璞注十八篇《山海经》分为四个部分:(一)《五藏山经》五篇和《海外四经》四篇;(二)《海内四经》四篇;(三)《大荒四经》四篇;(四)《海内经》一篇。古代及近现代一些学者对《山海经》地理有过不同程度的探讨,往往都涉及对《山海经》的...
关键词:海内经 《山海经》 文本结构 地理空间 《五藏山经》 四经 郭璞注 编纂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