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培友[1] Wang Peiyou
机构地区:[1]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41-50,共10页
基 金: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元代理学诗文献集成与研究”(21AZW0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理学实践主体求道之“工夫”具备客观性和多样性。理学诸学派既有递相传承的“师法”,亦有共同遵奉的求道之“工夫”存在。理学体系之求道“工夫”,兼具认知与实践的独特文化品格,必然形塑理学实践主体的思维或认知方式。作为理学实践主体所创作或书写的重要物化形态之一,理学诗也必然表征出为求道“工夫”所形塑的理学思维或认知方式。理学家的思维或认知方式与理学诗表达方式之“会通”,可以从主体同一性身份、理学家的文道观念、理学诗所承载的“因诗求道”功用等方面来获得证实。理学之“为学”“发明”“观物”“格物致知”“象物比德”“日用为道”等,可算是“会通”宋代理学、诗学的重要“桥梁”或“载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16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