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诗

作品数:88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培友王利民孙慧玲袁辉王晚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渭南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理学官学化视域下的晚宋语录讲义诗
《东南学术》2024年第6期215-226,共12页高玮 邓莹辉 
南宋中期以前,理学家于诗多不措意。而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登上官学地位,其对文学的渗透越来越深入,诗坛充斥着借诗阐道的作品,不惟理学诗人“以诗人比兴之体,发圣人义理之秘”,即便江湖诗人亦为时风所染而“攀附洛闽”,从而造成晚宋...
关键词:程朱理学 语录讲义诗 宋季 理学诗 
时间书写与“邵康节体”的诗性意义
《文学遗产》2024年第4期144-154,共11页李成秋 
学界对“邵康节体”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观物的哲理色彩、闲适安乐的心态和不拘声律的写法。其实时间书写也是“邵康节体”的重要内涵,它在反映邵雍易学思想的同时,也显示出特殊的诗性意义。精细化的日常生活书写和系统化的“日、月、季、...
关键词:“邵康节体” 时间书写 理学诗 诗性意义 
禅宗意趣对宋代道学诗的影响
《汉字文化》2024年第10期49-51,共3页李汉乐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艺术、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华诗词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造极于赵宋之世。理学的出现与兴盛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总体风貌。而探讨禅宗思想对两宋道学诗创作乃至对于理学的些微影响,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揭...
关键词:宋代道学 宋代理学诗 禅宗思想 
穷理尽性,放言遣辞——论邵雍理学诗之文哲互见
《今古文创》2024年第13期38-40,共3页苏翀 
邵雍的理学思想脱胎于“先天八卦”,其学术成就主要集中于术数学,学术代表作《皇极经世书》融合了其易学成就,蔚为大观。诗歌创作上,邵雍以其特有的“击壤体”为世人所知,并录于《伊川击壤集》。邵雍理学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倾向...
关键词:术数 《皇极经世书》 击壤体 理学诗 
论陈献章理学诗的艺术表现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83-86,共4页赵玉霞 曲劲竹 
陈献章以理学家的思想与人格,融汇文学性的表达,使诗歌呈现出“冲淡自然”“雅健清新”“洞妙超逸”的艺术风格,在明代理学史与诗坛上均有一定的地位。他延续了理学诗反对辞藻与雕饰的传统,同时根据自己“学宗自然”的理学思想推导出相...
关键词:陈献章 理学诗 艺术风格 
基于理学“发明”的宋元理学诗表达方式及其文本形态
《北方论丛》2023年第4期58-68,共11页王培友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元代理学诗文献集成与研究”(AZW009)。
理学之“发明”,因其涵涉实践主体对于物理、义理、性理等问题的认知、体验和践履,因而具备了体验性、审美性、实践性等品格,故必然成为宋元时期理学家诗人书写或者创作理学诗的基本表达方式。基于理学“发明”的理学诗书写,外显为宋元...
关键词:宋元 理学诗 发明 表达方式 
悼亡的极境
《书屋》2023年第4期13-16,共4页秦燕春 
当代“海外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母亲陈卓仙,不仅是位诗人,而且写的是风格殊异的理学诗,身后有《思复堂遗诗》传世。近世的佛学巨擘欧阳竟无曾以“蜀奇女子”属陈女士,称赞其诗“悲天悯人而不碍其乐天知命”。“能诗”之外,对其德行评...
关键词:悲天悯人 遗诗 理学诗 欧阳竟无 悼亡 乐天知命 海外新儒家 唐君毅 
宋代理学求道“工夫”与理学诗表达之会通性学理考察被引量:1
《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41-50,共10页王培友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元代理学诗文献集成与研究”(21AZW009)阶段性成果。
理学实践主体求道之“工夫”具备客观性和多样性。理学诸学派既有递相传承的“师法”,亦有共同遵奉的求道之“工夫”存在。理学体系之求道“工夫”,兼具认知与实践的独特文化品格,必然形塑理学实践主体的思维或认知方式。作为理学实践...
关键词:理学 工夫 理学诗 表达方式 
理学家胡居仁诗歌研究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07-112,共6页朱向东 
明朝余干人胡居仁,身兼理学家、教育家、隐逸者于一身,在明初的学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诗歌创作受明初文化、知识分子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学精神的影响,整体内容呈现两种倾向:一为隐逸诗,有“北窗闲客在羲皇”的抒...
关键词:胡居仁 理学精神 理学诗 隐逸诗 自然醇正 
两宋理学“发明”话语流变及其典型形态考论被引量:3
《北方论丛》2022年第1期73-87,共15页王培友 
教育部2018年重大招标课题“中国诗词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机制研究”(18JZD021)。
"发明"备受汉唐儒者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阐释方法,因之而成为儒学阐释传统重要的方法论来源。"发明"受到了宋代理学家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发明"之于理学,虽然表征为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和阐释路径、方法,但就其目的...
关键词:宋代 理学 理学诗 会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